#類型:歷史古蹟
蔡草如故居

【一代宗師,蔡草如仙】
Overview

國寶級藝術家─蔡草如大師的故居有二處:

現址一:臺南市中西區普濟街47號旁邊的空地(現無門牌號碼)
此為蔡草如最早居住的故居街道,舊名人和街,現為普濟街(係位於府城開基王爺廟普濟殿旁),是臺南市原永樂路通往「普濟殿」的古街,早年尚留有整排的古老建築,但現在許多已經改建或拆除形成空地。這裡是蔡草如早年租賃住宿之處,也是住過最久的地方,因而此地處處留有蔡草如的足跡。蔡草如早期的許多神佛畫像也都是在此處完成。

現址二:臺南市北區北園街71號之1(現為髮廊)
古蹟〈開元寺〉亦在附近。而後蔡草如搬遷至北園街,在此設有「草如畫室」,曾是府城畫師時常聚會、飲茶、論藝之所。而蔡草如不少傳人,都像蔡草如ㄧ般,對純粹藝術的創作,也有相當的投入與成績。後來在民國90年代左右,蔡家人搬遷至別處,北園街的故居則轉賣他人,經新住戶重新整修後,經營造型髮廊直到現在。

謙和兼能蔡草如

蔡草如(1919-2007)出生於臺南市區,原名錦添。1953年改名草如。父親蔡振昆為銅器匠師,能於銅器上做各種裝飾圖案;母親陳明花是臺南知名彩繪匠師陳玉峰(1900-1964)大姊,善於在瓷器上繪製花鳥圖形。蔡草如自幼耳濡目染,對繪畫產生興趣,幼時就讀臺南第二公學校(今臺南市立人國小),入學後展現了他的繪畫天分。1937年左右轉往協助舅父陳玉峰的廟畫工作,開啟了他的事業發展。雖然蔡草如改作傳統民俗繪畫,但靠著其自身的美學基礎,短短半年光景,就能獨立完成廟宇的畫作委託,其能力也為陳玉峰稱讚不已。1943年至日本川端畫學校學畫,在日本期間,他加強自己在水彩、膠彩與素描的造詣,眼界大增。1946年蔡草如結束旅日生涯回到臺灣,返臺之後,蔡草如再次跟隨舅父陳玉峰承接廟宇繪畫工作,自身也持續作畫。從1948年至1960年間,大師經常參加全省美展,作品屢獲佳績,並且也持續推動水墨繪畫風氣,以及提振膠彩畫的創作風氣。1989年,他獲得臺南市最高榮譽藝術獎,成為名副其實的府城藝術代表。

彩繪寺廟,彩繪人生

蔡草如是位創作風格豐富多元的畫家,能以膠彩、水墨、水彩、蠟筆等作畫;題材亦豐富多樣,包含人物、風景、靜物等,終生握筆不輟,而畫作類型則有門神、樑枋、壁畫、石版畫、磁磚畫、門扇堵版畫、浮雕畫等,因成長與學習背景影響,能將傳統廟畫及西方繪畫互相融合,是少數能中西合璧的畫家。他在水墨中運用濃淡差異,創造光影之變化;人物道釋畫皆能展現其工整的素描基礎,並加上西方式光影氛圍,如神佛頭上的背光,漸層與透影交疊,使其廟宇彩繪人物更具真實性。蔡草如的作品部份存藏於臺南地區的廟宇彩繪裝飾中,包含北區開元寺、關仔嶺大仙寺、佳里震興宮、南區萬年殿、中西區開基靈佑宮、西港慶安宮、南區三官大帝廟與北區開元寺等地。

蔡草如故居之一,臺南市中西區普濟街旁邊的空地(張小瑛拍攝,2020)
蔡草如於1972年於臺南開元寺山門彩繪左右護法及四大天王門神(張小瑛拍攝,2020)

蔡草如於臺南開基靈祐宮所繪之三十六官將壁畫(張小瑛拍攝,2020)
資料來源
  • 二處故居之鄰里、新住戶訪談與口述(2020年10月)。
  • 蔡草如故居。臺南研究資料庫,名人故居。網路資料,檢索於2020年12月。
  • 《國寶級藝術家》蔡草如廟宇作品 年中數位典藏。生活-自由時報電子報。網路資料,檢索於2020年12月。
  • 蔡草如 彩繪寺廟彩繪人生。新紀元週刊。網路資料,檢索於2020年12月。
│紀錄時間:2020年10月
│訪查地點:
  • 蔡草如故居一:臺南市中西區普濟街47號旁邊的空地(現無門牌號碼)
  • 蔡草如故居二:臺南市北區北園街71號之1(現為造型髮廊)
  • 開元寺:臺南市北區北園街89號(國定古蹟)
  • │訪談記錄:張小瑛(2020年10月)
    │文案整理:王語羚、張小瑛
    │資料校對:陳姿汝